創辦緣起
「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」
~《華嚴經 迴向品》
「幸夫愛兒園」是「宜蘭縣私立佛教幸夫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」所附設的育幼機構,專門收容及教養不幸失依受虐的兒童與少年。創辦人 達觀法師自出家以來即因熟讀「勸發菩提心文」、「普賢行願品」等佛經,發願學習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悲願,以慈善事業為一生的職志。從民國六十五年辦托兒所開始,師父即特別關注弱勢家庭,經常給予優惠與幫助。民國七十年,師父從報紙上得知附近村莊有戶陳姓人家,主人以種田、打零工為生,妻子罹患嚴重精神疾病,育有三男一女。師父訪查時發現最小的女孩還不到四歲,頭髮被剪得零亂異常,全身滿是蚊蟲叮咬的痕跡,遂將小女孩接回代為照顧。這位陳姓女童即是師父用托兒所設備收容和庇護的第一個個案,從此開啟了師父用一生守護不幸兒童的扉頁。
命名緣起~
收容第一個孩子後,短短數年間,來共住的孩子日益增多,師父因此希望能給孩子一個較像樣的「家」。直到民國七十七年,師父得到當時新東陽總經理麥石來/麥葉莉利夫婦的大力協助,於冬山鄉柯林村購地,之後麥先生連同兄弟姐妹、好友多人及各界善心人士,共同襄助孩子的家興建工程。
民國七十九年底新舍完成,孩子終於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。不過,這個照顧貧困失依孩子近十年的家,卻一直沒有正式的名稱。飲水思源,師父在得到麥先生伉儷捐資時,內心無比感恩,暗自希望回報這份恩情。在得知其長兄-新東陽創辦人麥幸夫董事長生前一向熱心公益,曾有心願能特別照顧鰥寡孤獨者,但因英年早逝有願未了。師父便以此因緣請求麥先生同意,用「幸夫」為育幼院立名,一者有感恩與紀念先人之情,二者取其諧音為「幸福」之意,希望這些失家的孩子能夠在愛心的教養下幸福地長大,於是這個幸福的家園正式命名為「幸夫愛兒園」。
創辦人簡歷
●雲林縣人
●曾先後於大園、羅東創辦「菩提托兒所」
●為幫助華梵大學建校曾講經弘法於台北桃園及豐原等地
●曾任宜蘭監獄佈教師
●創辦[幸夫愛兒園]並設立幸夫基金會
●七十五年獲省政府社會處表揚,事蹟入選「十步芳草光輝錄」
●八十九年獲宜蘭縣政府頒發「大愛母親獎」—榮膺社會母親楷模
●一○五年榮獲「台灣省地方基層芳草人物表揚」並代表得獎人接受馬總統接見勗勉
●同年獲「宜縣府105年度社工專業人員—特殊貢獻獎」表揚
●現任幸夫基金會董事長、宜蘭縣佛教會常務理事